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监测信息
发布时间:2020-12-29

一、湿地范围及面积

经中科院遥感所调查,利用Google Earth获取各湿地的高分率卫星影像,对湿地边界进行矢量化,获取湿地边界,并使用ArcGIS进行面积求算,保护区内共有湿地面积52.344km2。其中保护区南片37.536km2,保护区北片14.808km2。

1、南片

南片保护区共有7片湿地(见表1),其中双塔水库湿地面积最大,为24.138 km2,其次是疏勒河湿地,面积为11.273 km2,葫芦河湿地、桥子东坝湿地、碱泉子湿地、旱峡口湿地和榆林水库湿地面积均小于1 km2,分别为0.839 km2、0.510 km2、0.259 km2、0.026 km2、0.491 km2。

表1南片保护区内绿洲背景下四个水体面积

名称

面积(km2

双塔水库湿地

24.138

疏勒河湿地

11.273

葫芦河湿地

0.839

桥子东坝湿地

0.510

碱泉子湿地

0.259

旱峡口湿地

0.026

榆林水库湿地

0.491

2、北片

北片保护区有5片湿地(见表2),其中马莲井湿地面积最大,为9.895 km2,黄草滩湿地次之,为2.431 km2。大泉湿地、小泉湿地和七个井湿地面积分别为1.756 km2、0.681 km2和0.045 km2。

表2为北片保护区内荒漠背景下四个湿地的面积

名称

面积(km2

马莲井湿地

9.895

大泉湿地

1.756

小泉湿地

0.681

黄草滩湿地

2.431

七个井湿地

0.045

二、湿地野生植物状况

调查的12个湿地中,北片区的5个(莲井湿地、大泉湿地、小泉湿地、黄草滩湿地和七个井湿地)湿地背景环境均为荒漠。南片区内有7个(榆林水库、双塔水库湿地、疏勒河湿地、葫芦河湿地、桥桥子东坝湿地)湿地,背景环境为绿洲,其余2个(碱泉子湿地、旱峡口湿地)背景环境也为荒漠。在以绿洲为背景的湿地中,通常长年有水体,主要植被类型是芦苇、伴生耳叶补血草、芨芨草(如疏勒河湿地)和沼针蔺(如桥子东坝湿地)等喜水植被,且群落盖度可达70%以上。随着与水体区的距离增加,地表积水消失,地表常伴有盐结晶,植被类型主要为盐节木等盐生植被,群落盖度低于40%。而荒漠背景下的湿地水量变化剧烈,水位伸缩不定,虽然地表会季节性的形成积水,出现芦苇等湿地代表性植被,但周边通常生长为典型荒漠植被,如红纱、黑柴、白刺、盐爪爪、霸王、膜果麻黄、锦鸡等。除上述常见的湿地植被群落外,几个湿地均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裸果木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梭梭。总体而言,所调查湿地主要有以下几个群系:

1、芦苇-沼针蔺群系:芦苇属于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可在河边、池沼中生长,形成沼泽类植被群系;又能在地下水位较高、水分饱和的土壤中生长,成为草甸类;由于其覆盖度通常较高,遥感影像上呈暗色调。还可适应盐化土壤,形成盐化草甸,此类由于盐结晶层的强反射,而在遥感影像上呈亮色调。沼针蔺小型水生草本植物,生境多为池沼、湖泊、河流和沟渠等处。本次调研发现芦苇-沼针蔺群系主要位于双塔水库和疏勒河湿地。

2、芨芨草群系:芨芨草一般分布在盐化草甸中,在在遥感影像上呈亮色调。本次调查在绿洲背景和荒漠背景的湿地均有发现。

3、红砂-黑柴-膜果麻黄群系:生于荒漠地区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上和戈壁侵蚀面上,亦生于低地边缘,基质多为粗砾质戈壁,也生于壤土上。本次调查中,此类群系通常出现在荒漠背景的湿地周边。

4、梭梭群-盐爪爪群系:梭梭在各湿地均有分布,呈零星分布,常与盐爪爪共同出现。

5、裸果木群系:在各湿地均有分布,但范围较少,其伴生物种主要有红砂和黄花补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