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濒危野生动物——普氏野马
发布时间:2022-01-21

 





普氏野马,全称为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学名:Equus ferus przewalskii)属于马科,原产于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一带(因此也被称作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是世界上仅存的野马(某些不至混淆的情况下也被直接称作亚洲野马或野马),具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研究家马起源和品系人工选育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保存马类动物遗传多样性及用于家马性状改良和育种的珍贵物种。

普氏野马体长220-280厘米,肩高120厘米以上,体重200多千克。从比例上来说,头部较大而短钝,脖颈短粗,尾巴粗长几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状,不似家马自始至终都是长毛。为棕黄色,向腹部渐渐变为黄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脊中线。无额鬃,颈鬃短而直立,鬃毛黑棕色;逆生直立,不似家马垂于颈部的两侧。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普氏野马头短粗,嘴钝,耳短而尖,口鼻有斑点。背部平坦,有明显深色背线,顺脊柱由肩部向后延伸至尾部;尾巴自尾基部开始长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长;四肢短粗,常有二至五条明显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

通过观测在野生状态下普氏野马通常栖息于海拔700米至1800米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普氏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野马喜群居,一般一个种群数量为6至15只,由一匹公马,几匹母马和他们的后代组成。每个种群都有明确的活动范围,并以每天3至6英里的速度在草原上迁移,夜间聚集在一起,每晚睡4个小时。幼马在成熟后,会被公马赶出原来的种群,雌马一般会寻找一个新的种群加入,并继续繁衍后代,而公马则会在另一个公马种群中继续生活1-2年,在5岁左右时,离开种群,或者击败一个种群的公马,占据他整个的种群,或者从一个种群中偷取一只或多只母马重新建立种群,或者与还未找到种群的小母马建立新的种群。